未來隨著我國勞動力及自動化技術應用的進一步增大,國內工業(yè)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隨之變大,而機器人代替人工則主要有以下兩方面:
驅動力是機器代替人工。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:其一是低端勞動力供給不足。80、90后已經成為目前勞動力市場的主力,相比60、70后,他們訴求較多,其中的顯著變化之一是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從事工資低、單調重復繁重、環(huán)境差的工作,導致低端勞動力供給不足,每到歲末年初這種“民工荒”現象在沿海地區(qū)表現尤為明顯,用人單位越來越傾向于用機器人替代人工,從事這類工作。
其二是工業(yè)機器人替代人工經濟性不斷提升。一方面,勞動力工資全面上漲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城鎮(zhèn)就業(yè)人員年平均工資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速,到2010年已經超過5000美元,而且由于低端勞動力供給不足,近年來農民工工資漲幅比城鎮(zhèn)職工還要快。另一方面,機器人本體價格不斷下降。機器人價格下降不僅是國際趨勢,而且還因為主要國際巨頭紛紛在中國設組裝線,降低本體成本和價格。繼ABB之后,安川和庫卡也開始在中國建設組裝線,并于2013年投產,兩家在中國最終年產量將合計達11000臺,相當于2011年我國工業(yè)機器人需求的近一半。川崎于2012年12月24日也發(fā)布消息要在中國建組裝線。
據總部位于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,到2014年,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(yè)機器人最多的國家。目前,由于性價比臨近拐點,工業(yè)機器人接受度漸增,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增長最快的市場,中國的機器人行業(yè)迎來好發(fā)展時代。2011年中國機器人銷量達22577臺,比2010年增長50.7%。IFR預測201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約26000臺,占全球比重14.36%;到2015年,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將達35000臺,占全球比重16.9%,成為全球規(guī)模大的市場。
驅動力是機器代替人工。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:其一是低端勞動力供給不足。80、90后已經成為目前勞動力市場的主力,相比60、70后,他們訴求較多,其中的顯著變化之一是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從事工資低、單調重復繁重、環(huán)境差的工作,導致低端勞動力供給不足,每到歲末年初這種“民工荒”現象在沿海地區(qū)表現尤為明顯,用人單位越來越傾向于用機器人替代人工,從事這類工作。
其二是工業(yè)機器人替代人工經濟性不斷提升。一方面,勞動力工資全面上漲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城鎮(zhèn)就業(yè)人員年平均工資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速,到2010年已經超過5000美元,而且由于低端勞動力供給不足,近年來農民工工資漲幅比城鎮(zhèn)職工還要快。另一方面,機器人本體價格不斷下降。機器人價格下降不僅是國際趨勢,而且還因為主要國際巨頭紛紛在中國設組裝線,降低本體成本和價格。繼ABB之后,安川和庫卡也開始在中國建設組裝線,并于2013年投產,兩家在中國最終年產量將合計達11000臺,相當于2011年我國工業(yè)機器人需求的近一半。川崎于2012年12月24日也發(fā)布消息要在中國建組裝線。
據總部位于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,到2014年,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(yè)機器人最多的國家。目前,由于性價比臨近拐點,工業(yè)機器人接受度漸增,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增長最快的市場,中國的機器人行業(yè)迎來好發(fā)展時代。2011年中國機器人銷量達22577臺,比2010年增長50.7%。IFR預測201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約26000臺,占全球比重14.36%;到2015年,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將達35000臺,占全球比重16.9%,成為全球規(guī)模大的市場。